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序——寫在閱讀Rolston Ⅲ <環境倫理學>之前

之所以有倫理上問題,總是在遭遇道德困境了,或經歷一番犧牲之後的反省,人倫之間如此,對不會喊痛的大自然更是。隨著科技文明進步,了解到更多自然科學事 實,但更扎實地是運用這些了解到的事實對大自然的掌控及其衍生的生態災難。此時,不禁要問,更多的知識為何不是更多的慈愛反而是更多的苦難?更多的知識為 何不是更多的拯救?對生態災難的反省,應該著重在對自然科學的知識上嗎?還是應該著重在我們如運用這些知識的態度上呢?

為何總是在潰堤前補強堤防,流血中憶起同樣的傷痕?能怎麼辦呢?

就這麼辦!這是我們被拋擲在這個世界的遭遇,也是要時時警醒自己應該有的態度。事實已是如此了,如何讓現在的「實然」成為「應然」——應該的、理想的「那個樣子」,是「在世存有」在此遭遇下一直要作的決定。

要作什麼決定呢?或許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Rolston Ⅲ的決定。

沒有留言:

工商服務

這個欄位歡迎有興趣聯播Blog的同學提供來源,請寄信到greenlost[a]gmail.com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

Blog聯播

  • 尊重生命:一個自相矛盾的口號或富有深意的信念? - *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 *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歌羅西書〉1:20) * 「尊重生命」在台灣並不是一個教人陌生的詞彙,相反的,它常常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們經常隨口便將「尊重生命」掛在嘴邊,以之為提醒、教導或勸誡。而就因為人們對它太習以為常了,因此也...
    12 年前
  • 選擇 - 我可以選擇, 繼續沮喪消沉,在自己的感覺中陰沉度日..... 或者, 不管自己的任何感受,相信基督的話, 學習保羅,努力向前,忘記背後.... 要顧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太習慣的習慣, 若不努力學習克制, 我會越來越自私..... 妳還可以選擇, 在基督再來以前,妳還有機會可以悔改...... ...
    1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