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自然的經濟體系>馬爾薩斯與《人口論》

《自然的經濟體系》第三部分-憂鬱的學科:達爾文的生態學
第八章:爭奪位置 Scrambling for Place-相關資料推薦閱讀:

馬爾薩斯與《人口論》

1.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libsw.lib.pu.edu.tw:2147/tbol/article?i=047124&db=big5&q=%B0%A8%BA%B8%C2%C4%B4%B5

2.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9%AC%E5%B0%94%E8%90%A8%E6%96%AF&variant=zh-tw
(有論述到馬爾薩斯的進化學說……)

3. 城鄉台灣 食之者聚、生之者寡 人口論 作者:唐斯/譯者:彭歌
http://www.folkdoc.idv.tw/classic/p02/ba/ba04/04.htm
(以下是我擷取作部份介紹)

……在「人口論」出版之前二十二年,亞當.史密斯發表了「國富論」,探討財富的性質與成因;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與此相反。也可以說相輔相成,他所分析的是貧窮的性質與成因。「人口論」最早一版(一七九八年那一版),作者並未署名,全文祇有五萬字。但題日甚長。「人口理論對未來社會進步之影響,兼論顧德溫先生、康多謝先生及其他作家之觀點。」因為全書字數無多。所以版本不大,應市冊數極少,如今已成為珍本。「人口論」的主題並非新穎獨創。因為十八世紀後期的學者,討論人口問題,發表類似意見者已有數人。但是沒有一個人像馬爾薩斯的議論這樣堅強有力,分析深刻。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主要根據兩大基本假設:

第一、人耍生存,就需要食物;第二、異性相吸是必需的,目前加此,將來亦然。

所以,即使較樂觀的烏托邦主義者也無法想像人類可以完全「不食煙火,禁欲絕情。」馬爾薩斯接著說,「顧德溫先生卻竟一廂情願地認為兩性之間的事可以消滅,….關於人類完美化的構想,是由於看到人類自野蠻狀態演進到現在的種種重大進步推論而來……但是,要消滅男女間情愛之事的想法,至今並無任何進步。性之一事。兩千年乃至四千年前存在,目前仍然如此,而且是同樣有力的存在。」
「食色性也」,馬爾薩斯這兩點假定是駁不倒的。於是。他由此而引伸出來他有名的原則:

人口的力量永遠大於地球上收穫食糧供養人類的生產力。人口如不加節制,將按幾何級數增加。食糧則祇是按算術級數增加。任何人祇要對數學稍有瞭解,就看得出來第一種力量遠比第二種力量強大得多。
把這種道理再加推闡,馬爾薩斯指出,動植物的後裔和種籽,由大自然信手散佈。大自然為它們安排了生存的空間與營養來源。動植物是在自然供應之下生存,在自然限制之下衰亡,人類也同樣不能逃避這種法則。動植物如遭到自然界資料不足時,則他們所得的結局,無非是種籽或品種的逐漸衰亡,而在人類則更將造成不幸與罪惡。

這一冷酷而真確的事實,使得那些主張社會理想化,完美化的人們,面臨著一個無可解決的難局。大家想不出可能的辦法能完全解除自然法則加於人類的壓力。若要使人類社會中的每一成員,都能生活在安樂幸福之境,能有充分的休閒。而且永遠不必為他自己以及其家庭謀求生活資料而發愁。實在是困難重重。

……馬爾薩斯依據以上的理論,提出他對於人口問題的建議。他認為,人們如果要享受其最大可能的幸福,他就必須要注意,應在自己有能力供養家庭之時,才可以娶妻育子,宜室宜家;否則就應該保持獨身。

同時,他又主張,國家制定法律時,譬如救濟貧民法等法令。就應注意避免鼓勵那些無力養活兒女的人們大量生育。生了孩子如果養不起,而把問題留給國家和社會,馬爾薩斯認為是不合情理的。

因此,馬爾薩斯不贊成民間或政府機構對貧苦人民施捨救助;因為,這些施捨的動機雖好,卻並未能增加糧食的總量。其結果足以使物價上揚,物資短絀。他更不贊成公共住宅的計劃,因為定價低廉甚至免費的平民住宅。足以刺激早婚,間接助長了人口增加的速度。較高的工資也將有類似的不良後果。面對這種種問題,馬爾薩斯認為打破難局的途徑祇有一條,那就是晚婚,而且要加以「道德性的自制」,更坦白的說。就是節欲。

在馬爾藤斯看來,任何改良社會的計畫,雖然構成的精神是在拯世救人,其結果則往往使社會的病態更為嚴重。馬爾薩斯這種反社會的冷酷態度,使得他受到當時以及後世人道主義者的責難。不過,他的論調卻為當時英國那些有權有錢的上流人士所歡迎。因為,有了他這一套說法,社會上存在的貧富失調以及其他種種病態,不必再責難財富分配不均,而可以「歸咎」於早婚和生育過多。

……「人口論」引起了各方如潮般的批評與責難。這些批評主要來自兩種人,一種是神學界的保守派,另一種是社會改革派的激進份子。在馬爾薩斯的書出版後三十年間,他成了當時最受指責醜詆的人物,他的意見幾乎被視為和「替天花、奴役、屠殺嬰孩者辯護」同樣的可惡。尤其因為他反對政府及民間的慈善活動,「最好的措施卻招致最壤的後果」,這句話更招致各方的不滿;有人批評他「把人生中有感情的部份都拿走了」,餘下來的便祇有冷酷、刻毒。

……比較嚴肅的批評者,指出「人口論」中的一大弱點,那便是「它與上帝造人的恩澤仁心背道而馳」,因而,他的書是「違反宗教」的;在當時,對於一個身為牧師的人,這是足以使他無可辯飾的「罪名」。所以,馬爾薩斯在「人口論」第二版出版時,曾將內容加以修訂,特別強調「道德的自制」,藉此以達到節制人口,消滅犯罪的目的。

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書籍分享>塞耳彭自然史+愛默森自然文選+湖濱書簡+追隨基督+路德選集

塞耳彭自然史
The Natural History and Antiquities of Selborne
這本中國翻譯書,即是譯自吉爾伯特.懷特(Gilbert white,1720~1793)於1789年出版的經典-《The Natural History and Antiquities of Selborne》,並從《自然的經濟體系》內容來看,這本自然史也影響了許多之後的整體論者與自然科學研究者-包括達爾文。我在上海書店的網站上意外發現後,便馬上決定買下來,目前正一點一點地閱讀著。此外,關於其英文版本,學校圖書館有提供電子書,但界面不太容易閱讀;而博客來、金石堂都曾經提供過英文版本的書籍,但現在都已經無法購買。

作者:吉爾伯特.懷特(Gilbert white,1720~1793)
譯者:繆哲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購買書店:上海書店
價錢:149元

細說生命華采-愛默森自然文選
Nature and other writings

之前在導讀《自然的經濟體系》第四章、第五章有關梭羅與愛默生的部份時,我有跟大家分享過這本書,它其實正是翻譯自愛默生在1836年出版的很重要的一本冊子《論自然》,並包含了其他重要文章,如〈神學院致辭〉。就中文資源來說,應該會有助於了解愛默生的自然觀。很可惜的是,這本書已經絕版,如果有喜歡逛二手書店的同好看到的話,請幫忙通知一下。

作者: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
譯者:林淑貞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湖濱書簡
Letters to a Spiritual Seeker

要讀梭羅的《湖濱散記》對我們來說應該都不算太難,但是想從《湖濱散記》裡了解梭羅的自然觀,便可能存在著一些困難-特別是台灣出版的一些《湖濱散記》譯本是有節錄過內容的。

而《湖濱書簡》這本書,其實就是將梭羅寄給友人的書信集結起來,其中國外編者對於梭羅信件的內容,有相當豐富的考究與補充,所以對於了解梭羅的生活情況和想法,比起《湖濱散記》來說更有幫助。當然,如果可以找到中國翻譯的《梭羅日記》就更好了(不是台灣林白出版社在1976年出版的那個奇怪版本),只是應該需要訂購。

此外,另一本台灣藍燈文化出版社在1976年翻譯梭羅文章而出版的《人生與自然》也是不錯的參考書,裡頭收錄了梭羅一篇重要文章-〈散步〉(之所以重要,也是看了《湖濱書簡》裡的註解才知道的),梭羅經典的那句:「荒野保存了世界」,即是出自於該文。

作者:Henry D. Thoreau
編者:Bradley P. Dean
譯者:周亦培
出版社:聯經出版社
購買書店:聯經出版社
價錢:189元

追隨基督-作門徒的代價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這是柯老師在查經時曾經推薦過的書。關於潘霍華的資料,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底下是大英百科全書介紹的節錄(大英百科中文版將潘霍華譯為「朋諤斐爾」):

德國基督教神學家。1923∼1927年在圖賓根(Tubingen)和柏林大學攻讀神學,後曾在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學習一年,1931年返回德國任柏林大學系統神學講師。1933年納粹黨當權,朋諤斐爾立即表示反對,特別反對納粹排猶。德國基督教新教一部分教會反納粹,朋諤斐爾則是主要代言人。1935年他奉派前往芬肯瓦爾德…成立神學院。該神學院於1937年遭當局取締,改變方式繼續祕密活動至1940年。

  …1938年他的姻弟法學家漢斯•馮•多那尼(Hans von Dohnanyi)介紹他與反希特勒組織建立關係。儘管他的活動受到限制,他仍能藉陸軍諜報處工作人員的身分從事抵抗運動。1942年5月朋諤斐爾飛往瑞典,通過貝爾主教,代表反希特勒組織向英國政府建議進行和談,因盟國堅持德國無條件投降而未獲結果。1943年4月朋諤斐爾被納粹逮捕,監禁於柏林。1944年7月暗殺希特勒案件敗露,搜查到的文件證明朋諤斐爾直接參與此案。於是他再次受審,次年在巴伐利亞弗洛森比格(Flossenberg)被處決。他終生未婚,訂婚後不久即入獄。他自1940∼1943年間斷續撰寫有關基督教倫理學的文章,其中片斷於他死後出版。1951年出版的《獄中書信》(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是關於他信念的最重要著作。

雖然我還沒讀完這本書,但從前面的幾章裡,就已經感覺到作者的實力,其中深刻的說明,相信對於進一步了解上帝的旨意將很有幫助。而博客來書店上有提供中英文版本可以購買。

作者: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
譯者:鄧肇明、古樂人
出版社:香港道聲出版社
購買書店:博客來(中文英文
價錢:405元(中文)╱473元(英文)

路德選集

就如同上面介紹的那本書一樣,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在書籍分享裡放宗教書籍可能會覺得怪怪的。但是,我所要推薦的這兩本書真的是好書,而就我個人閱讀感覺來說,《路德選集》其實更是精彩-除了同樣對於了解上帝旨意有所幫助外,《路德選集》裡所用的文字其實非常淺白,但意義卻非常深厚-講得白話點,即是看過之後感覺好像都能理解,但是重新再看一遍時,便能夠讓人衍生出更多層次或方向來思考,讀起來十分過癮。

可惜,基督教的書不知道為什麼都那麼貴,路德選集分為上下冊,校園書房特價過後一冊也要六百多塊…,嗯…所以只好先借學校的來看嘍。

作者: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譯者:
出版社: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購買書店:校園網路書店(分成上下冊)
價錢:666元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生態哲學>課後問答

Photo by Steve took it on Flickr.com

星期的小seminar,我們整理出了幾個與本學期生態哲學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來請教柯老師,底下是課後問答內容的速記:

Q1:生態哲學上到最後,老師提出了「所有權」與「愛自己」這兩個概念來說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應該為何,但卻沒有特別從「價值」這部份來進行說明,而究竟自然的價值是擺放在生態哲學的哪個部份裡?在人與自然之間的愛的關係裡,自然的價值又在哪裡?

自然的價值是從我們跟自然的愛所顯現出來,自然有什麼樣的價值是相對於我們的愛,而這並不是人主觀的投射,而是自然的價值會因為人的態度而被隱藏,正如我們會被利益所蒙蔽一樣。而如果我們透過愛,就能夠看到自然的價值:其中包括美感的價值、真理的價值,甚至是神聖的價值。

如果以獵豹為例,我們可以在牠的身上看到很美妙的東西,那是一種美感,康德(特別在《第三批判》裡)認為美感是一種沒有利害關係的情感,沒有目的(沒有為了什麼,正如一個觀眾被美感動的當下,其實是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美感不是一種工具性的情感,無法以金錢計算)又具有目的性(美感,呈現出了自然存在物的取向)的情感。人跟自然的關係有一大部分是美的關係。

康德所理解的美是具有客觀╱共通性的,譬如海嘯來了我們會恐懼,這是有共通性的。而我們若覺得某種動物很醜(如蟑螂),則是因為人類文化取向所造成的美感判斷-即我們對其已經有一種文化想像。但這種文化反應也會有其客觀性,例如大多數人看狗與看蛇就會有所不同。有很多在客觀性之外的經年累月的想像,會造成我們美感判斷的不同。

而文化不是固定的,我們可以批評和反省,文化反應出人的一種不固定性與偶然性,文化是可以被改變的,例如我們的穿著。但對於美感,其中有些客觀結構必然是固定的。

每個文化在對待自然時,雖然有些反應不同,但它們必然會有一種「自然情感」-如恐懼、敬畏、高興等等,這都是一種美感,而且這是一種先天的機制,如果從文化人類學來研究的話,會發現人類對於自然的情感有很多是類似的。人類有很多美感是沒有利害關係的,例如我們喜歡看雲。而動物也會展現出一種美感,例如動物會互相玩耍,這其實是一種美感的反應,而生物學家有時候卻把這樣的行為解釋得太簡單了。

關於人與自然之間的愛的關係,老師還在思考。老師認為物有物性-如火就上、水就下,這要解釋成一種愛也未嘗不可,當東西越複雜時,愛的取向就越明顯。存在與存在之間是一種愛的關係,如植物需要泥土、植物需要水。但因為這種愛是無意識的,所以我們就容易不把它當成是一種愛,而認為是生物的本能、是生物性。而在動物上,這種愛又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動物會去尋求其所愛的東西-即「慾望」的表現。而愛在人類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又更為複雜而特別。

譬如,一顆石頭之所以是石頭的樣子,是因為其內在有個凝聚力,所以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條件,這是因為上帝愛它是那個樣子,所以它是那個樣子。用畫家來比喻的話,則一張畫是畫家愛它是那個樣子,所以它是那個樣子。

我們要愛自然有兩個部份,一個部份是天生的,一個部份是反思的。前者若從神學來解釋,就是上帝把我們造成愛自然的樣子。至於後者,則是因為既然上帝愛自然,所以我們也要愛自然,就如同蚊子的存在是上帝允許牠存在,且上帝愛牠存在,所以我們可以避免去被蚊子叮到,但是我們不可以恨蚊子,我們不應該憑著人的想法去消滅任何一種生物。

創世紀裡頭有說到,人是在犯罪之後,所以必須與自然對立,例如人要耕種,其實就是在侵犯自然。人和自然的對立其實是上帝公義的安排,因為上帝要用自然來限制人,所以自然會反抗人的侵犯,自然會一直提醒人不是主人。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其實沒有什麼深刻的地方,因為氣候變遷如果是人所造成的,則人需要悔改。若氣候變遷是自然因素,則我們也要去承受。

Q2:前面提到我們愛自然有兩個部份,其中天生的-即自然美好的那一面,我們比較能夠說服別人;但是那屬於反思的一面,要怎麼說服不信上帝的人呢?

除了前面所說的「天生的」愛自然的部份,我們比較能夠說服人之外,對於「反思的」部份,我們其實是很難去說服不相信上帝的人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了我們能跟他們講什麼樣的話。一種砍了小樹就會痛苦的人,是很難跟伐除整片森林卻沒有感覺的人溝通的。人類如果很能講理,那麼我們人類世界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舉例來說,拉斯馮提爾的電影-《白癡》,是演一群叛逆的年輕人認為白癡是人存在的最美好的方式,於是到處裝成白癡的樣子,惹得許多人生氣,但有一天他們真的遇到一群真的白癡,結果被他們氣死,所以從這裡我們知道,那些假裝白癡的人其實並不愛白癡,那其實是一種叛逆、是一種自我中心思考。

有時候批判是批判給願意聽批判的人聽,現實上只有極少數被批判的人會願意聽進去。人對真理的反應是千差萬別,有很多姿態:剛硬、疏忽、不屑等等,我們必須要訓練得習慣。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其實都是「自我中心」的結果。自我中心是人類的原罪

這個世間的悲劇就是事情不會按照良善的方向走,所以我們必須要忍耐,甚至好人往往要承擔惡人的罪惡。所以我們要堅持,但是也必須了解堅持不一定會成功

Q3:雖然前面已經有提到過類似的問題,但倘若換個方式來問,即生態哲學在講到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時,曾提到因為上帝是有意識的創造世界,所以這世界是有意義的,也因為上帝評價這個世界「甚好」,所以自然是有其內在價值的,但同樣的,我們要如何與不信上帝的人來解釋這意義與內在價值?

我們跟人溝通都要從經驗開始,生態學知識如果有意義,那麼就是這些知識可以還原成我們的經驗,生態學家不一定是基督徒,但是因為他們的研究是本於經驗,所以也很有價值。所以解釋要從一般日常生活的經驗入手,來跟人交談,引導他去思考這些問題。而如果我們碰到某些人的選擇性的愛自然-有些願意愛,又有些不願意愛,那麼這是需要時間來克服的。

Q4:美感的定義是什麼?

美感是一種心靈的感知,如我們的視覺-感官並沒有美感,而是需要人類的認知能力來判斷辨別。而感官與知覺往往是一起出現的,除非我們並不認識我們所看到的對象。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讀書會>1月的小seminar


seminar從2007的炎炎夏日慢慢走來,也渡過了2008的第一波寒流,回顧起來好像已經渡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但如果是從《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這本書來看,閱讀的速度似乎還蠻慢的…。

這次的主題即將進入達爾文的時代,因此在海報設計上,企圖呈現出在今日已然成為主流的演化論之於近代生態論述的弔詭:倘若我們認為自然裡的生物是適應、改變而來,那麼我們要如何去反對破壞自然-人類這種「自然的」適應呢?偏偏某些關心環境的人在接受演化論的同時,卻又往往不認為破壞自然是種「自然」。

在上過這學期的生態哲學後,回頭再來看演化論,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其中所述的生物的適應演化裡會蘊含著一種「反自然」的力量與傾向呢?這裡所謂的反自然,不僅僅是指去創建出一種非自然的人類文化的能力,還包括去「反對」人類為求生存而破壞自然的傾向。陳老師曾經在書裡簡略地以人類的演化是一種「身心靈分離的演化」帶過,但這種以「存在」為目的的演化,又為何會產生出不顧自身存在的犧牲呢?

這些議題,都可以藉著本月的導讀內容做進一步的回顧與討論。

*****

如果要離題的話,那麼非月底的期末溫馨小聚餐莫屬了,到底要吃什麼、怎麼吃都很有想像空間,之前寒流來襲時,還一度興起以「泡湯」為慶祝的念頭,然而天氣已漸漸變暖。想像至此,如果哪天能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來戶外泡茶野餐開講,說不定也會別有滋味!

工商服務

這個欄位歡迎有興趣聯播Blog的同學提供來源,請寄信到greenlost[a]gmail.com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

Blog聯播

  •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9 年前
  • 選擇 - 我可以選擇, 繼續沮喪消沉,在自己的感覺中陰沉度日..... 或者, 不管自己的任何感受,相信基督的話, 學習保羅,努力向前,忘記背後.... 要顧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太習慣的習慣, 若不努力學習克制, 我會越來越自私..... 妳還可以選擇, 在基督再來以前,妳還有機會可以悔改...... ...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