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teve took it on Flickr.com
上星期的小seminar,我們整理出了幾個與本學期生態哲學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來請教柯老師,底下是課後問答內容的速記:
Q1:生態哲學上到最後,老師提出了「所有權」與「愛自己」這兩個概念來說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應該為何,但卻沒有特別從「價值」這部份來進行說明,而究竟自然的價值是擺放在生態哲學的哪個部份裡?在人與自然之間的愛的關係裡,自然的價值又在哪裡?
自然的價值是從我們跟自然的愛所顯現出來,自然有什麼樣的價值是相對於我們的愛,而這並不是人主觀的投射,而是自然的價值會因為人的態度而被隱藏,正如我們會被利益所蒙蔽一樣。而如果我們透過愛,就能夠看到自然的價值:其中包括美感的價值、真理的價值,甚至是神聖的價值。
如果以獵豹為例,我們可以在牠的身上看到很美妙的東西,那是一種美感,康德(特別在《第三批判》裡)認為美感是一種沒有利害關係的情感,沒有目的(沒有為了什麼,正如一個觀眾被美感動的當下,其實是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美感不是一種工具性的情感,無法以金錢計算)又具有目的性(美感,呈現出了自然存在物的取向)的情感。人跟自然的關係有一大部分是美的關係。
康德所理解的美是具有客觀╱共通性的,譬如海嘯來了我們會恐懼,這是有共通性的。而我們若覺得某種動物很醜(如蟑螂),則是因為人類文化取向所造成的美感判斷-即我們對其已經有一種文化想像。但這種文化反應也會有其客觀性,例如大多數人看狗與看蛇就會有所不同。有很多在客觀性之外的經年累月的想像,會造成我們美感判斷的不同。
而文化不是固定的,我們可以批評和反省,文化反應出人的一種不固定性與偶然性,文化是可以被改變的,例如我們的穿著。但對於美感,其中有些客觀結構必然是固定的。
每個文化在對待自然時,雖然有些反應不同,但它們必然會有一種「自然情感」-如恐懼、敬畏、高興等等,這都是一種美感,而且這是一種先天的機制,如果從文化人類學來研究的話,會發現人類對於自然的情感有很多是類似的。人類有很多美感是沒有利害關係的,例如我們喜歡看雲。而動物也會展現出一種美感,例如動物會互相玩耍,這其實是一種美感的反應,而生物學家有時候卻把這樣的行為解釋得太簡單了。
關於人與自然之間的愛的關係,老師還在思考。老師認為物有物性-如火就上、水就下,這要解釋成一種愛也未嘗不可,當東西越複雜時,愛的取向就越明顯。存在與存在之間是一種愛的關係,如植物需要泥土、植物需要水。但因為這種愛是無意識的,所以我們就容易不把它當成是一種愛,而認為是生物的本能、是生物性。而在動物上,這種愛又表現得更明顯,因為動物會去尋求其所愛的東西-即「慾望」的表現。而愛在人類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又更為複雜而特別。
譬如,一顆石頭之所以是石頭的樣子,是因為其內在有個凝聚力,所以其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條件,這是因為上帝愛它是那個樣子,所以它是那個樣子。用畫家來比喻的話,則一張畫是畫家愛它是那個樣子,所以它是那個樣子。
我們要愛自然有兩個部份,一個部份是天生的,一個部份是反思的。前者若從神學來解釋,就是上帝把我們造成愛自然的樣子。至於後者,則是因為既然上帝愛自然,所以我們也要愛自然,就如同蚊子的存在是上帝允許牠存在,且上帝愛牠存在,所以我們可以避免去被蚊子叮到,但是我們不可以恨蚊子,我們不應該憑著人的想法去消滅任何一種生物。
創世紀裡頭有說到,人是在犯罪之後,所以必須與自然對立,例如人要耕種,其實就是在侵犯自然。人和自然的對立其實是上帝公義的安排,因為上帝要用自然來限制人,所以自然會反抗人的侵犯,自然會一直提醒人不是主人。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其實沒有什麼深刻的地方,因為氣候變遷如果是人所造成的,則人需要悔改。若氣候變遷是自然因素,則我們也要去承受。
Q2:前面提到我們愛自然有兩個部份,其中天生的-即自然美好的那一面,我們比較能夠說服別人;但是那屬於反思的一面,要怎麼說服不信上帝的人呢?
除了前面所說的「天生的」愛自然的部份,我們比較能夠說服人之外,對於「反思的」部份,我們其實是很難去說服不相信上帝的人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決定了我們能跟他們講什麼樣的話。一種砍了小樹就會痛苦的人,是很難跟伐除整片森林卻沒有感覺的人溝通的。人類如果很能講理,那麼我們人類世界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舉例來說,拉斯馮提爾的電影-《白癡》,是演一群叛逆的年輕人認為白癡是人存在的最美好的方式,於是到處裝成白癡的樣子,惹得許多人生氣,但有一天他們真的遇到一群真的白癡,結果被他們氣死,所以從這裡我們知道,那些假裝白癡的人其實並不愛白癡,那其實是一種叛逆、是一種自我中心思考。
有時候批判是批判給願意聽批判的人聽,現實上只有極少數被批判的人會願意聽進去。人對真理的反應是千差萬別,有很多姿態:剛硬、疏忽、不屑等等,我們必須要訓練得習慣。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其實都是「自我中心」的結果。自我中心是人類的原罪。
這個世間的悲劇就是事情不會按照良善的方向走,所以我們必須要忍耐,甚至好人往往要承擔惡人的罪惡。所以我們要堅持,但是也必須了解堅持不一定會成功。
Q3:雖然前面已經有提到過類似的問題,但倘若換個方式來問,即生態哲學在講到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時,曾提到因為上帝是有意識的創造世界,所以這世界是有意義的,也因為上帝評價這個世界「甚好」,所以自然是有其內在價值的,但同樣的,我們要如何與不信上帝的人來解釋這意義與內在價值?
我們跟人溝通都要從經驗開始,生態學知識如果有意義,那麼就是這些知識可以還原成我們的經驗,生態學家不一定是基督徒,但是因為他們的研究是本於經驗,所以也很有價值。所以解釋要從一般日常生活的經驗入手,來跟人交談,引導他去思考這些問題。而如果我們碰到某些人的選擇性的愛自然-有些願意愛,又有些不願意愛,那麼這是需要時間來克服的。
Q4:美感的定義是什麼?
美感是一種心靈的感知,如我們的視覺-感官並沒有美感,而是需要人類的認知能力來判斷辨別。而感官與知覺往往是一起出現的,除非我們並不認識我們所看到的對象。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10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