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高達美(Gadamer)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蓋夏可全文下載
http://libsw.lib.pu.edu.tw:2184/ec/ecjnlissuelist.aspx?jnlcattype=1&jnlptype=1&jnltype=3&newIssueIID=62480&jnliid=348
亦可配合"哲學與文化"的各期目錄 搜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
http://218.188.3.99/Archive/periodical/philandcul/cover.php
"哲學與文化"是台灣哲學期刊中的重要標竿 非常值得參閱

哲學與文化405(35卷2期):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1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Congratulations form Richard E. Palmer
Richard E. Palmer
1-2

2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導言: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
黃筱慧
3-4

3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
Richard E. Palmer;李佳馨;吳虹蓉
5-20

4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不同流俗的西方詮釋學史
Richard E. Palmer;陳文祥;林約光
21-44

5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哲學詮釋學Ⅰ:早期海德格,以及施萊爾瑪赫和狄爾泰的初步回顧
Richard E. Palmer;李佳馨
45-68

6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海德格〈藝術作品的本源〉(1936)一文之閱讀:藝術,作品與真理
Richard E. Palmer;何佳瑞
69-84

7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高達美詮釋學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及黑格爾的期望-與《美的相關性》中的人類學轉向
Richard E. Palmer;陳俊宇
85-107

8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真理與方法》的原始目的以及從狄爾泰、海德格到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發展
Richard E. Palmer;李惠美
109-119

9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
Richard E. Palmer;何佳瑞
121-144

10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當一個人閱讀經典文本時發生了什麼?-高達美的七個觀察
Richard E. Palmer;李佳馨
145-162

11
高達美詮釋學與當代發展專題
高達美的哲學成就
Richard E. Palmer;陳瓊霞
163-170

12
專題書評
書評:格羅丁(Grondin):《哲學詮釋學導論》
陳文祥
171-175

13
專題書評
書評:高達美:《對話與辯證法-八篇柏拉圖的詮釋學研究》
陳俊宇
177-181

14

學界訊息
陳俊宇
182-185

15
附錄
編後語
尤煌傑
186-187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文章推薦: 保羅,雅典,台灣:從保羅在雅典談面對台灣文化的基督信仰

獨者 Solitudo 2004夏 柯志明

節錄

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
上帝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上帝,
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
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
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
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
(林前1:20-24)

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上帝的心呢?
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是討人的喜歡,就不是基督的僕人的。
(加1:10)

1. 艱難的信仰
基督徒無可免地必然是一個思想戰士,而且是一位悲劇意味十足又令人生厭的思想戰士,他-她總是為其信仰所驅動而竭盡所能促使人進入這個獨特的思想境遇--耶穌基督所開啟的新世界--上帝國。

一個基督徒除了以言語外,更必須以行動(這才是關鍵)--見證--使人看見、摸見基督信仰,進而臣服於耶穌基督。

對人而言,整個基督信仰……似乎無處不與現實人性為對……,即成為人的仇敵。

基督信仰本質上是一個與這世界之沉淪「重力」(gravité, Simone Wiel)對抗的艱難信仰,因而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也就必須是一個願意在世過艱難生活的人,亦即甘願因耶穌基督之故而進窄門走小路、背十字架的人。

對抗這個世界「重力」不是基督徒獨特的個人天賦,而是上帝賜下的恩典;……是上帝的恩典帶人離開向下的「重力」而往上飛升,也因著這個恩典,基督信仰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頭改造世界。

正是基督信仰的觸怒性及其因之而有的艱難性使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特別敏感於他-她的生命(尤其思想和行動),以及其身處的世界,一個以基督信仰為其終生志業的基督徒知識份子更是如此。

2. 無可取代的使徒保羅
……「證明」基督的真理?理解基督信仰的關鍵不在智性的思辯,而在於面向上帝的謙卑和悔改。

保羅是一位信仰、思想與行動三者兼具的基督徒,只有這樣一位勇敢、滿富信仰熱情、不怕吃苦、忠於耶穌基督之啟示的基督徒才可能將信仰帶進希臘羅馬世界,並在數世紀之後將之從異教文化中整個翻轉過來成為敬拜基督的土地。

3. 雅典與台灣
在雅典的保羅所面對的信仰挑戰正類似於今天台灣基督徒所面對的信仰挑戰,這大抵有三方面:(1)來自傳統宗教信仰,(2)來自流行思潮,(3)來自生活風尚。:
充滿偶像、充滿鬼神、宗教多元主義、本土神學;中國佛學思想、西方享樂主義與唯物論:科學原則判準(物質法則)、資本主義價值觀(慾望)。

佛教,無神論的宗教,更應該說是「神學的不可知論」。依因緣法,是否定一位「永恆不變」的上帝…。

如果基督徒的實踐不如佛教徒,如果基督徒的德行不如佛教徒,如果基督徒的捨己精神不如佛教徒的捨離精神,如果基督徒之不愛世界的心境不如佛教徒看破塵世的精神,那麼基督信仰就注定無法超越佛教的地位,也無法吸引台灣人的崇敬。

「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使17:21)…

把整個存在給消費化、商品化,因而虛擬化、非實在化。要把整個文化拉回到面對人真實的存在處境,基督徒就必須如同保羅一樣兼具信仰熱情、清楚信仰本質、理解當代思想大勢、勇敢堅守信仰,以及身體力行信仰方可。

4. 保羅在雅典
「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辯論」的行動作反應。(使17)

保羅在雅典的亞略巴古證道:
1. 雅典所認識而敬拜的「未識之神」是誰?承認神有他們不認識的一面,為都不得罪任何一位神而立了「未識之神」敬拜,是人思想上帝的極限象徵。但保羅說他認識他們所不認識的上帝,因保羅領受獨特啟示。
2. 希臘沒有「從無創造」(creatio ex nihilo)世界的「自有永有者」的上帝觀
念,這是猶太-基督宗教信仰所獨有的上帝信念。
3. 上帝是超越者,完全獨立自主,不依靠任何事物,包括人及人對祂的服事。
萬物依祂而存,亦不像希臘諸神宛如人一般為種種慾望、不滿足、缺乏所驅
使。
4. 人非人造的偶像。把世上的任一東西當作是上帝,是世人的無知與罪惡,這
是對上帝的最大褻瀆。
5. 上帝要人尋求祂,並且祂本不遠離人,這不是為了祂自己,而是為了人。保
羅宣講的上帝不但是宇宙萬有的主,不但是存有本身,而且也是有情感、有位
格的。神愛世人,也渴望世人尋求祂。
6. 上帝不只要人尋求祂,而且如今要人悔改。這是上帝的命令,這意味著人是
有罪的人,也意味著上帝不容許、不願意人處在罪的狀態裡。上帝使人存在,
更要(關心)人完美的存在。
7. 上帝訂定了日期要藉著耶穌基督按公義審判天下。上帝不只是創造的上帝,
也是審判的上帝。
8. 上帝以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作為人信仰祂的依據。

保羅向雅典人介紹的上帝是一位創造者,一位歷史的主宰,一位行動的上帝,一位對人類充滿關愛的上帝,一位藉著耶穌基督之死與復活向世人表明自己心志並展現其救贖世人之決心的上帝。任何一個堅持基督信仰之本質者必然帶來世人的憤怒與反感。……但,就是這種觸怒性護衛著基督信仰本身。

5. 不與世妥協的受苦僕人保羅
1. 耶穌是基督,是藉著耶穌及其門徒的言行「洞見」(被啟示)隱藏在舊約經
卷中的「奧秘」。
2. 嚴格地分別思想而不是調和,在分別中力保它所領受的福音之純粹性。
3. 保羅最有力的辯護不是言語上的,而是行動上的;不是短時間的行動,而是
一生的行動;不是快樂的行動,而是受苦的行動。

「受苦僕人」是保羅屬基督的記號,也是上帝臨在的明證。以人的觀點看,正如其他使徒一樣,保羅是個不幸的人,也不得善終,它並沒有得到世人渴望得到的幸福與報償,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提後4:7-8)

6. 保羅在台灣--基督信仰的文化創造性
文化神學的基本神學原理,就是「文化高於且大於基督信仰」,不是研究文化或有關文化反省的神學,而是以文化為基底的神學。他們會一再提醒基督徒說,基督徒自稱基督信仰有獨特地位,這都是中了西方帝國主義散播的文化霸權之毒而不自知。那些以「本土神學家」自居者亦屬此類。

保守耶穌基督及其門徒的福音傳統有什麼不對呢?
將基督信仰與世界思潮分別開來有什麼不對呢?
批判那些一再否定、拆解、解構基督信仰的「世俗小學」與「異教之風」有什麼不對呢?
以基督信仰批判自己生長之地的既有文化傳統有何不可呢?
基督徒因為堅持《聖經》的教導、福音的純粹性耶穌基督的不可取代性就成了不知「心意更新而變化」(羅12:2)守舊頑固份子嗎?

有什麼適應新時代或台灣本土的新奇(宣教)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突破教會的困境嗎?...沒有!
根本之道是,回歸耶穌基督,
只有耶穌基督所體現的那個不可斗量的常闊高深之愛(弗3:18)中才含藏著真正能創造有價值之多樣豐富文化的大能(這不是基督徒一廂情願的空話,而有西方二千年的歷史為證)。

基督信仰否定、批判世界其實是為了成全、實現世界,使之成為一個善世界;她棄絕世界的事物,是為了贈予世界新事物。

對基督徒而言,「台灣文化」絕非一個只關乎過去傳統文化的考古學概念或歷史概念,而是一個更關乎將來的終末概念(exchatological concept)。
就此而言,台灣基督徒乃藉著以基督信仰創造台灣文化之新內涵(包含神學)來延續台灣文化,而非反過來藉著舊有的台灣文化以規定基督信仰的內涵。
基督信仰是源頭,台灣文化是產物;正如基督是源頭,基督教文化是產物一樣。
唯有如此,真正本乎基督又體現且恩澤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本土神學才有可能,

……真正本土在將來而不在過去,它是基督徒必須去完成、實現的任務,而不是已然的事實,他含藏於那將來者基督裡,而不是在過去了的台灣文化裡。……本土神學必須是一種將本土文化屬於耶穌基督的神學,而不是反過來將耶穌基督臣屬於本土文化。

因為基督信仰那超然於世又與人為對的本質,
基督徒總是在世人的恨惡中(約15:18-19; 17:14、約一3:13)加惠於世界,
因而只有在捨己受苦中基督徒才能給出最珍貴的東西。
既然基督救贖世界都尚且免不了要倒空自己、受苦而慘死於十字架上(腓2:7-8),
那麼基督徒也不可能有第二條幫助世界的「穩妥之路」。

耶穌基督及其體現的上帝既然意味著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不可能的可能」,
基督徒也將如此。
…上帝定意要藉著世人看為愚拙不堪的被釘於十字架的耶穌基督來救贖人類,
誰能說不行呢?有什麼不可能呢?
在上帝都可能!這就是基督信仰最令人顫慄之處。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期刊論文推薦--引頸企盼的思維者:關於人的意義的考察

尤煌傑 輔仁大學哲學系
本文旨在探討人的觀念、人的起源、人的發展、與人的意義。

在「人的觀念」,介紹「人」這一觀念的字源學上的意義,以及相關的問題。

在「人的起源」,分別就:(1)神話的起源,(2)聖經的教義,(3)自然科學的理論,(4)創造與演化之間的調和,討論問題。

在「人的發展」,作者先介紹了「位格」這個詞的來源,它的哲學意義,以及在心理學的發展,及其與哲學理論的相關性。

最後,在「人的意義」,主要根據德日進的觀念,闡述人的存在在大宇宙的意義,人的位格的重大意義。


關鍵字:人、位格、人格、創造論、演化論、創化論、達爾文、德日進

http://www.wunan.com.tw/p4-0.asp
參閱應用心理研究 2001春 第9期 87-114頁

(學校CEPS可下載全文)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書籍推薦: 惡的詮釋學-呂格爾論惡與人的存有

簡介

什麼是惡?如何定義惡?為什麼會產生惡?長久以來哲學家們不斷探討這個議題,直至今日莫衷一是。本書企圖藉由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家呂格爾的「主體存有學」論點來回應這些問題。
  呂格爾反思主體的問題不但通過種種質疑論點,更自覺地面對且系統地處理惡的問題,因此他的主體觀不但能批判地繼承現代的「反思哲學」傳統,更能重新連結於宗教或神學傳統。面對「惡」這個古老的宗教問題,惡並非他的最終關懷,人才是其所要探究的根本問題,而惡則是理解這個根本問題不可或缺的關鍵。
  本書藉由簡述呂格爾1950~1969年的主體存有學之發展,來探討惡的論題,並進而展現他主體概念的基本內涵。透過本書,我們看到一位哲學家如何用心地回應時代文化所面臨的哲學問題,如何努力以盡哲學的本分來解決人的根本宗教問題。


作  者╱ 沈清松主編、柯志明著


目次

主編序/沈清松
自序
呂格爾著作縮寫表
第一章 導 論
  惡的問題
    1. 西方哲學論惡的兩種基本進路:奧古斯丁與康德
    2. 呂格爾: 一個綜合的可能性
  呂格爾1950-1969 年的「意志哲學」
  意志結構與人性結構
  惡的象徵與人的實存處境
  作為「慾望」與「奮力」之自我  惡的終結與自由的盼望
第二章 惡的可能性:會犯錯的人
  反思法與不均衡人性之假設
  物:透視面與語言的先驗綜合
    1. 身體與有限的透視面
    2. 無限的言說:觀點之踰越與真理的意向
    3. 純粹想像力:認知綜合之第三項
  人格:個性與幸福的實踐綜合
    1. 個性:實踐的有限性
    2. 幸福
    3. 尊敬:實踐綜合的第三項
  脆弱的情感
    1. 情感的基本結構:意向性與內在性
    2. 情感的脆弱
  可誤性及其先驗演繹
第三章 惡的實在性
  識惡的途徑
    1. 象徵的意義結構
    2. 象徵的三個層級
  惡的實在性
    1. 囚禁意志之惡:三種初級象徵的詮釋
    2. 奴隸意志
    3. 意志之受囚與解放:惡之終始神話的靜態詮釋
    4. 四種惡之終始神話的象徵意義
  存在的悲劇性:神話的動態詮釋
    1. 悲劇人學
    2. 悲劇神學
  囚禁於惡的人
第四章 原慾與精神:奮力存在之自我
  「我思」之反省與批判:反思哲學的構想
    1. 從象徵詮釋到具體反思
    2. 作為詮釋學式之存在模式的反思
  心理分析的哲學定位
    1. 知識論定位
    2. 作為主體溯源學的心理分析
  溯源學與目的論之辯證
    1. 黑格爾的精神目的論
    2. 心理分析的隱性目的論
      象徵:溯源學與目的論之辯證的具體環節
  奮力存在的自我與根源倫理學
第五章 惡的超越:從無神論到基督信仰
  神聖象徵之回歸
  拆毀偶像:控告之神之死
  後宗教的信仰:愛的上帝
    1. 說話的上帝──回應尼采
    2. 自棄父權的上帝──回應佛洛伊德
  基督論與惡的超克
  復活信息與基督徒自由
  哲學之逼近:指向整體的自由辯證──康德
第六章 辯證性存有的辯證之路:從思想到行動
  意願與非意願的辯證與延伸
  存在與詮釋的辯證
    1. 表象、詮釋、理解
    2. 衝突的主體詮釋
    3. 神聖象徵:意義的終極境域
  惡與自由的辯證
    1. 惡的論述之遞衍:惡的象徵、原罪、根本惡
    2. 苦難:惡之超倫理性
    3. 自由的三層向度
  存在與理解的對反辯證:盼望中的意義之盈滿
  思想與行動的辯證:對惡的回應
  主體知識的轉換與限制
第七章 結論:未完成的理解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Social biology 社會生物學

Social biology 社會生物學
節錄自劍橋哲學辭典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理解社會行為,尤其是人類的社會行為;它經常跟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的政治哲學相關聯。

達爾文(Darwin)在《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裡,突顯了在有機體演化當中的「社會」(social)行為的意義,而在《人類起源》(Descent of Man)裡,他指出這種行為對人類的意義。

他主張這是天擇的產物,但直到1964年,才由英國生物學家William Hamilton精準地指出這種行為如何能夠演化,亦即經由「親族選擇」(kin selection)這種對生物的近親福祉有益的方式。

從此以後,其他類型的解釋也被提出來,將這個理論擴展到非親族(non-relatives)上面。最著名的是自我描述的「相互的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uism)。


社會生物學在1975年變得惡名昭彰,當時Edward O. Wilson出版了一本有關這個主題的重要論著:《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這本書被指控性別歧視以及種族歧視,因為Wilson暗示,西方社會制度具有生物學上的先天性……。

批評者主張,所有社會生物學事實上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明証,而社會達爾文主義是十九世紀的一種哲學,此哲學的提出,更主要是歸因於Herbert Spencer而不是Charles Darwin,一般都相信,這使得極端自由放任的經濟以及不加約束的社會生存競爭合法化。

這樣的指控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正如Moore在其《倫理學原理》(Principia Ethica, 1903)一書所指出的,Spencer確實犯了自然主義的謬誤(naturalistic fallacy),因為它企圖從世界的「實然」(is)這樣的途徑,導出世界的「應然」(ought)。夠自然的,社會生物學(social biology)或正如現在更為人所知的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的捍衛者,強烈地否認他們的科學只是用另一個名稱的右翼意識形態。他們指出許多基於生物學而導出十分不同之社會結論的人。……
……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mechanistic explanation 機械論的解釋

mechanistic explanation 機械論的解釋
節錄自劍橋哲學辭典

一種解釋的觀點,其範圍從主張所有的自然現象,可以完全用牛頓力學中假設的那種質量運動的語詞來解釋之極端立場,到主張比自然主義的解釋稍微多一點點的立場。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機械論的解釋被命名用來顯示,在解釋當中不含最終原因或生命力的指涉。在這種弱意義下,當今所有的科學解釋都是機械論的。機械論解釋的洽當性經常連結到生物上,尤其是那些能夠審慎行動的生物。

例如,成對的染色體在準備進行減數分裂時,看起來像是有什麼一回事,其實只不過是個純粹的機械過程,而且,我們對這個過程發現越多,此過程越像是機械的。

有目的的行為,是最能抵抗全然訴諸物理化學語詞來解釋的現象。問題不是我們對於中央神經系統的作用了解得不夠多,而是,不管此系統如何作用,我們並不願意全然用物理化學過程的語詞,來解釋人類的行動。這種不願意的明証,使得問題轉變為,當我們在描述人們的行為時,說那是有目的的,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teleology 目的論

teleology 目的論
節錄自劍橋哲學辭典

哲學的學說,主張自然界的所有事物,或者至少是有意向的行為者(intentional agents),是目的取向的(goal-directed)或是在功能上是有組織的。

柏拉圖(Plato)首先提出,自然界的結構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去理解,也就是把它比擬為一個有意向性的行為者之行為,即「外在的目的論」(external teleology)。……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賦予自然本身以目的──「內在目的論」(internal teleology)。每種東西具有它自身的最終原因,而實體(entities)是如此地構成,以至於它們傾向於實現這個目標。……

自然神論者(natural theologians)把這兩種目的論觀點結合在一起,參照一個至善、全知、全能的上帝之意向,去解釋所有的現象。上帝是如此構造這個世界以至於每一個存在物都被賦予傾向,去實現上帝給它自己的本性。

達爾文(Darwin)已非目的論的方式,去解釋生物界的目的論特徵。演化過程本身並非有目的的,但它導致了有機的組織系統和有目的的行為者。


……行為主義者曾經企圖消除目的論的這個最後殘跡。正如天擇使歸因於生物的目標變成多餘,用行為的結果這種語詞來說明行為的選擇,是被設計用來使得任何指涉人類的意向變成沒有必要。

philosophy of biology 生物哲學

philosophy of biology 生物哲學
節錄自劍橋哲學辭典

運用於生物學上的科學哲學。

從保守的科學哲學的觀點來看,相同的原理適用於整個科學。生物學提供了額外的例證,但並沒有提出任何特別的問題,或是需要新的原理。

例如,從孟德爾(Mendel)的遺傳學到分子生物學的化約(reduction),例證了同樣類型的從熱力學到統計力學的化約,而同樣概括性的化約分析,等同適用於兩者。

較激進的哲學家主張,生物學的主題具有某種獨特的特性;因而,生物哲學本身是獨特的。堅持生物哲學是獨特的人,最常提到生物學的特性有三個,它們是具有功能性的組織(functional organization)、胚胎的發展(embryological development)、以及天擇。

有機體是依其功能而組織起來的。它們有能力在面對其所屬環境中相當劇烈的變化時,維持其整體組織。有機體在其遺傳構造與相續環境極端複雜的互動結果下,也歷經了本身的發展。

在每個階段上,一個有機體所採取的路徑,是由它的遺傳構造、發展當時的處境,以及它碰巧面臨的環境之交相影響所決定的。

這種相互作用的複雜性產生了先天(體質)-後天(教養)(nature-nurture)的問題。除了人工產物之外,類似的組織在非生命的世界裡並沒有發生。


……「演化知識論」(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的倡導者主張,知識可以訴諸這樣的語詞來理解,亦即對於正確知識所抱持的適應特徵。那些對環境和其他有機體抱著錯誤信念的有機體,會比抱著正確信念的有機體,更沒有機會繁衍它們自己。……


「演化倫理學」(evolutionary ethics)的倡導者試圖訴諸存活價值的語詞,
去證明某種倫理原則成立。任何增加存活與生殖的可能性之行為,就是「善的」(good),而任何減低這些目的之行為,則為「惡的」(bad)。

演化倫理學的反對意見主要是說,它違反了實然-應然(is-ought)的區別。根據大多數倫理學的系統,我們被要求犧牲我們自己,以便成全他人的幸福。如果他人是限定在生物學上的親戚,那麼總體生殖成就(inclusive fitness)也許適合用來說明這種利他主義的行為,然而倫理系統的範圍超出個人生物學上的親戚之外。

演化倫理學的倡導者在解釋那些傳統上被認為是美德的行為時,如果是指所有範圍的行為,將會陷入困境。其結果或是生物學的演化無法為倫理行為提供一個恰當的證成,或是倫理系統必須徹底地減縮它們所適用的範圍。

Naturalism 自然主義

Naturalism 自然主義
節錄自劍橋哲學辭典

自然主義秉持雙重的觀點:
(1) 一切東西都是由自然的存在體(natural entities)所組成的,所謂「自然的存在體」,是指種種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有些版本的自然主義則是指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對象),這些存在體的性質決定了事物的一切性質,其中「事物」(thing)也包括了人,(以及諸如「可能的事物」﹝possibilia﹞和數學對象等「抽象物」﹝abstracta﹞,如果它們是存在的--亦即由科學所容許的抽象存在體所建構而成的)。

(2) 證成(justification)與解釋的各種可接受的方法,從某種意思上來說,是與科學中的各種方法相連貫的。

第(1)項是形上學或存有論的,第(2)項則是方法論的/或知識論的。對自然主義之表述,時常只是針對一個特殊的主題或論域。

因此,倫理的自然主義便是主張:道德的屬性等於或至少是取決於某些自然的屬性,由是道德判斷便是事實的判斷或描述的判斷的一個子集合,或是以非化約的方式,受到這些判斷所決定;而證成道德和解釋道德之恰當的方法,也與科學的證成與解釋相連貫。

……但近兩世紀以來,導向自然主義的主要動力,乃是來自科學的進步,以及由這些進步所標示著的解釋能力的增長。……一些人認為:人類的各方面,都能以純粹自然的角度來解釋。達爾文(Darwin)的理論甚至產生了更大的衝擊。

然而,主要而言二十世紀的哲學卻一直都是反自然主義的,胡塞爾傳統下的現象學、弗雷格(Frege)傳統下的分析哲學以及兩者之傳人,都聯合在一起來反對心理主義(psychologism),而心理主義正是這樣的一種自然主義,它認為:要理解知識、語言和邏輯知本性,則有關心靈歷程的種種發現,是占有關鍵地位的。

為了抵抗描述性科學的入侵,維護哲學的自主性,許多哲學家都曾經論證哲學優先於科學,從而優先於科學所聲稱一己所具有的任何自然主義的義涵,試圖以這樣的做法來扭轉形勢。……

……

return to term--Darwinism 達爾文主義

Darwinism 達爾文主義
節錄自劍橋哲學辭典

這種觀點認為,生物學上的物種(species)主要是經由偶然的變異(variation)和天擇(natural selection)而演化(evolve)。

儘管在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82)之前,就有好幾位重要的科學家提出物種演化的觀點,並且提出了演化的機制(mechanisms);但是,達爾文是第一個以充分的細節來陳述它的機制,並提供適當的經驗基礎的人。

雖然達爾文偏好修飾(modification)去談繼承(descent),但「演化」(evolution)這個術語卻很快被歸結為他的理論特色。根據達爾文的觀點,有機體的變異關係到它們的特徵。……

達爾文把(這些)變異稱為偶然性(chance),並不是因為他認為這些變異就任何意義而言都是「沒有原因的」(uncaused),而是拒絕像拉馬克(Lamarck)所說的,一個有機體它可能需要的變異跟它所獲得的變異,兩者之間具有任何普遍的關聯。

反之,有機體的相續世代以較為迂迴的方式,去適應它們的環境。變異發生在各方面。碰巧獲得存活(survive)與生存所必需之特徵的有機體,就增值了。那些沒有獲得這些特徵的有機體,不是死亡就是留下較少的後代。


在達爾文之前,適應是指一個有機體適應它所處的環境之任何特性。在達爾文之後,適應這個詞就被限制在僅僅意指經由天擇而引發的那些有用的特性。……

達爾文認為,由於有機體是整體的系統,因此適應必須經由無數的小的變異之累積而產生。結果,演化是逐漸的。

達爾文自己無法確定,進步的生物演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機體在相繼的世代中,必然變得越來越適應它們所處的環境,然而,如同有機體適應它們的環境,環境有可能以同樣快的速度改變。

因此,達爾文的演化論也許是目標取向,但不同的物種追求不同的目標,而這些目標是持續在改變的。


……達爾文的反對者主張,每一個物種有它自己的變異範圍。天擇或許會使某一物種的有機體偏向一個特別的方向,但由於一個物種的變異有其限制,因此額外的改變將會變得較為困難。

區隔物種之間的鴻溝或許是狹窄的,但是,要跳過這個深溝,某些特殊的機制是必須的。

由於生物演化的信念,在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的十年間或稍後變得廣泛流行,一般傾向於認為,是達爾文的演化觀點變得流行起來。從這個事實當中,我們無法進一步推衍。

達爾文同時代的人發現他的理論過於唯物主義和過於偶然性,因為沒有超自然的或目的論的力量影響演化的發展。……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書籍分享>生物學思想發展的歷史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DIVERSITY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
生物學思想發展的歷史

E.邁爾(Ernst Mayr) 著,塗長晟等譯


作者序


現代生物學的很多內容,特別是不同學派之間的某些爭論,如果對所涉及問題的歷史背景不清楚,就會無法充分解。……雖然生物學中的某些個別學科,如遺傳學和生理學的歷史,確實是思想史,但將生物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論述其思想的發展史則仍付闕如。我撰寫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填補這一空白。必須強調的是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生物學史,也並不想去代替現有的生物學史(例如Nordenskiold著生物學史)。我這本書的著重點是現代生物學的主導思想的背景與發展,換句話說,它是發展史而不是單純的記述史。

圖書目錄
(網路上的電子檔沒有"注釋"及"索引")

前言 為中譯本出版而作 作者序
第一章 緒論:怎樣寫生物學史
   1.1 主觀和偏見
   1.2 為什麼要研究生物學史
第二章 生物學在科學中的地位及其概念結構
   2.1 科學的本質
   2.2 科學的方法
   2.3 生物學在科學中的地位
   2.4 生物學怎麼不同和為什麼不同
   2.5 生物有機體的特徵
   2.6 還元論與生物學
   2.7 突現
   2.8 生物學的概念結構
   2. 9 生物學的新哲學
第三章 變化中的生物學理性背景
   3.1 古代
   3.2 基督教的世界觀
   3.3 文藝復興
   3.4 多樣性的發現
   3.5 啟蒙運動與生物學
   3.6 17世紀到19世紀科學的興起
   3.7 19世紀生物學的分裂
   3.8 20世紀的生物學
   3.9 生物學史上的主要時代
   3.1O 生物學和哲學
   3.11 現代生物學
       第一篇 生命的多樣性
第四章 宏觀分類學,分類科學
   4.1 亞裏斯多德
   4.2 古代人和草藥醫生的植物分類
   4.3 邏輯分類的下行分類
   4.4 林奈以前的動物學家
   4.5 林奈
   4.6 布豐
   4.7 動物分類學的復蘇
   4.8 分類學性狀
   4.9 按經驗歸類的上行分類
   4.10 過渡時期(1758—185)
   4.11 等級結構分類
第五章 按照共同祖先分類
   5.1 宏觀分類學的衰微
   5.2 數值分類
   5.3 支序分類
   5.4 傳統的或進化的方法論
   5.5 新的分類學性狀
   5.6 資訊檢索的簡易化
   5.7 多樣性研究
第六章 微觀分類學,關於物種的科學
   6.1 早期的物種概念
   6.2 本質論者的物種概念
   6.3 唯名論者的物種概念
   6.4 達爾文的物種概念
   6.5 生物學物種概念的萌芽
   6.6 生物學物種概念在多因次(多維)物種分類單元中的應用
   6.7 物種在生物學中的重要意義
       第二篇 進化
第七章 非進化的起源觀念
   7.1 進化思想的萌芽
   7.2 法國啟蒙運動
第八章 達爾文以前的進化思想
   8.1 拉馬克
   8.2 居維葉
   8.3 英國
   8.4 萊伊爾與均變論
   8.5 德國
第九章 查理斯·達爾文
   9.1 達爾文與進化
   9.2 華萊士
   9.3 《物種起源》的出版
第十章 達爾文關於進化和共同祖先學說的證據
   10.1 關於生物進化的證據
   10.2 關於共同祖先學說的證據
   10.3 形態學作為進化與共同祖先學說的證據
   1O.4 胚胎學作為進化與乒同祖失學說的證據
第十一章 進化的原因:自然選擇
  11.1 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組成部分
  11.2 自然選擇概念的來源
  11.3 達爾文革命的影響
  11.4 對自然選擇學說的抵制
  11.5 其他的進化學說
第十二章 進化思想的多樣性與綜合
  12.1 進化論者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
  12.2 進化遺傳學的進展
  12.3 進化系統學的進展
  12.4 進化綜合
第十三章 綜合後的發展
  18.1分子生物學
  13.2自然選擇
  13.3自然選擇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13.4物種形成的方式
  13.5宏觀進化
  13.6人類的進化
  13.7現代思維的進化
       第三篇變異及其遺傳
第十四章 早期的遺傳學說和育種實驗
  14.1 古代的遺傳學說
  14.2 孟德爾的先驅
第十五章 生殖細胞,遺傳載體
  15.1 施旺-許耐登細胞學說
  15.2 性別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15.3 變異和遺傳的物質基礎
  15.4 染色體及其功能
第十六章 遺傳的本質
  16.1 達爾文與變異
  16.2 魏斯曼
  16.3 德弗裏
  16.4 孟德爾
第十七章 孟德爾遺傳學的成長
  17.1 重新發現孟德爾的生物學家
  17.2 孟德爾遺傳學的黃金時代
  17.3 新變異(突變)的起源
  17.4 現代遺傳學的興起
  17.5 瑟頓-波弗利染色體學說
  17.6 性別決定
  17.7 摩根與他的果蠅實驗室
  17.8 減數分裂
  17.9 摩根與染色體學說
第十八章 關於基因的各種學說
  18.1 有關遺傳的各種相互競爭的學說
  18.2 孟德爾主義對連續變異的解釋
第十九章 遺傳的化學塞礎
   19.1 種質的實質
   19.2 遺傳現象的核酸學說
  19.3 雙螺旋的發現
  19.4 現代觀念中的遺傳學
第二十章 結束語:面向科學學
  20.1 科學家和科學環境
  20.2 學說和概念的成熟
  20.3 學說和概念成熟過程中的障礙
  20.4 科學與外部環境
  20.5 科學的進步

工商服務

這個欄位歡迎有興趣聯播Blog的同學提供來源,請寄信到greenlost[a]gmail.com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

Blog聯播

  •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9 年前
  • 選擇 - 我可以選擇, 繼續沮喪消沉,在自己的感覺中陰沉度日..... 或者, 不管自己的任何感受,相信基督的話, 學習保羅,努力向前,忘記背後.... 要顧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太習慣的習慣, 若不努力學習克制, 我會越來越自私..... 妳還可以選擇, 在基督再來以前,妳還有機會可以悔改...... ...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