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年5月2日
報告人:黃懿翎
本報告將以人類學者Anna Tsing在印尼的民族誌研究,指出在地部落(local community)對於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以及其間的關連性。Anna Tsing任教於美國UC, Santa Cruz 的人類學系,她於2004年出版Friction: 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深入探究印尼在地部落與全球化(資本主義、科學知識等)的關係,該書獲得美國民族學會Senior Book Prize的殊榮,故此,報告者以本書中探討經濟發展的主題,作為本次報告的重點,希望借鏡作者的個案研究,瞭解複雜的全球化經濟體系下,在地部落於經濟、生態保育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Tsing長期居住印尼Kalimantan地區的部落,以民族誌的參與方法研究印尼的人文-生態文化,主張看似與世隔絕的原住民部落,其實從古至今都深受外面世界的影響,小至鄰近地區,大至全球尺度,強調在地與世界的接軌(engagement with the universal)形成了在地部落的環境觀及生活慣習,也構成了全球-在地/人-地之間的助/抗力(friction)。在實例上,她並以Kalimantan的淘金熱潮為例,討論全球-國家-在地等不同尺度的三角關係如何型塑「邊疆」(frontier),造成當地自然資源的被剝削,並提出全球-在地-自然環境之間的助/抗力關係理論,企圖消弭全球資本主義發展以及在地生態保育之間的敵對狀態,創造彼此鑲嵌、相互依存的空間,提供全球化現象的另一種解釋。
關鍵字:摩擦、邊疆、全球、在地、自然資源
very very ps. 第一次要在小seminar報告耶...好緊張喔...請各路英雄對小女子手下留情...>
尊重生命:一個自相矛盾的口號或富有深意的信念?
-
*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
*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歌羅西書〉1:20) *
「尊重生命」在台灣並不是一個教人陌生的詞彙,相反的,它常常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們經常隨口便將「尊重生命」掛在嘴邊,以之為提醒、教導或勸誡。而就因為人們對它太習以為常了,因此也...
12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