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對本系自我評鑑檢討會議的建言-一個奠基於生態系所白皮書的反省

前言

生態所、生態系到底是什麼?這恐怕是這次的系所自我評鑑所凸顯的最核心而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只是要問老師,這個問題同時也追問著學生-我們到底為什麼來念這個系所?我們知道自己念的這個系所是什麼嗎?這次的系所自我評鑑,便是直揭創系所理念、將其與生態系所的現實對照相視。一個系所的運作不應該僅止於老師和行政人員的層級,更何況這是生態系、生態所?

一份聲明著生態所創所理想、甚至因此吸引著台灣各地的許多學生前來的《靜宜大學生態學系暨研究所白皮書》,內容揭櫫著生態所做為一個家(oikos)的概念:「希望我們可以同心,營造出充滿人性光輝與溫暖和諧的學術大家庭」、「這個研究所將是個最溫暖的『家』,大家相互扶持」、「本綱要計畫具有甚多面向、意念與構思,可盡情馳騁發揮,師生皆可相互刺激、隨時修訂,期待我們得以 在創造性的自由環境或學風下,培養泱泱大肚風範,實踐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且最重要的認同意識,在於對生界、土地、本校、本所的歸依感,秉此原則及開放心靈,任何建言,隨時匯聚所方。」(白皮書:3)

然而,除非真的對生態所或生態所創所理念抱持某種程度上的認同與愛,否則,上述的白皮書內容都將是難以達成的空口白話,這對研究生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在現實上,課程與教學改變的速度是那麼緩慢,以致於研究生所提出的建議,在付諸實行上往往都會有很長的延遲性,於是,對於某些關乎課程與教學的議題,研究生若是以「爭取個人權益」的思考來對系上提出建議,那麼絕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得到落實的建議,往往都是在下一屆、甚至還未入學的學弟妹身上才能得到實施。如果建議者的建議,竟是無法回應與惠及建議者的,那麼這樣的建議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倘若不是對生態所抱持著理想與愛、把生態所視為自己的家,研究生其實是無須對許多在現實利益上「已與我無關」的議題費神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研究生也只針對現實利益與個人權益發聲,那麼相信生態所也還稱不上是一個家的,因為一個家庭成員絕不僅只會反應自己的需求,他也會看到整個家庭與家人的需求,尋求溝通與改善。

令人迷惘的是,作為生態所創所與經營之核心概念的白皮書強調著家的關係,許多研究生也以看待家的眼光來看待生態所,但是生態所-對所有師生來說-是否營造出了一個家的感覺?系上是以看待家人的方式看待著學生嗎?如果它不是也不需要是,那麼能否拿掉白皮書裡這虛妄的內容,以免讓許多人對生態所抱持著美好想像前來、帶著破滅的想像離開?

共同參與和經營

本次之系所自我評鑑已約略地反應出系上與學生之間關係的疏離、溝通討論的缺乏(實地訪評評鑑報告:8),但在評鑑報告書中卻稱「本系決策來自全系教師及學生代表共同參與討論(報告書:31)」-事實上,學生代表僅能列席,且研三以上的學生不被邀請,學生除了不能參與表決,在每次會議後也沒有常態性的管道能夠取得相關資料與完整會議記錄。此外,在報告書之系所自我評鑑機制特色中,亦稱特色為「系上全員參與」、「透過師生座談」(報告書:32),但事實上我們或可捫心自問,無論是生態系所的自我評鑑與發展,真的有做到全員參與嗎?師生座談的舉辦豈是常態?甚至本次的師生座談召開得如此急促,可否想過學生也需要有閱讀資料、聚會討論與彙整意見的時間?

從報告書另一處關於「系所學生反應教學意見之管道及特色」的內容,也顯露出了溝通交流管道未制度化的問題(報告書:78),於是,研究生對於課程及教學的意見除了自行向教師與系辦反應,或是被動的向系辦提案、要求在系務會議上討論,似乎系上沒有一種主動、公開、讓學生共同參與和經營生態所的機制。而報告書中竟稱「唯至目前系上研究生對於系上教師之授課方式並未有任何意見反映給系辦」(報告書:78),但其實在95學年度的教學會議中,列席之研究生代表便曾提出關於研究所教學與課程之數項建議。而其實這正反映出此一溝通管道未制度化、公開化的問題,更不用說大學部學生竟然只能以E-mail和抽象、匿名的意見調查來反應意見。

究其根本,問題仍在於系上的心態與姿態是否願意認同與符合生態所白皮書所揭示的師生共同經營理想,是否願意主動地傾聽共同經營者-學生-的聲音、架構平等交流討論的平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抱怨與抗議環保署對於召開環評大會與公開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的保守、閃躲與被動時,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所處的生態所-這個家呢?

交流平台與資訊公開

歸結上述內容,我們認為生態所應當儘速建立「交流平台」與做到「資訊公開」。關於前者,除了定期召開師生大會、將師生大會制度化之外,也應當建立收集學生「質性」意見資料的正常管道,而不僅只是以現行之容易淪於情緒化、非理性的「量化」意見調查作為唯一工具,理由無他,因為唯有讓系上與學生雙方能有溝通講理的機會、培養出溝通講理的氣氛,生態系所才得以進步。此外,系上會議中,究竟哪些是學生可以參加、哪些不可以參加,學生在系上事務的參與到底可以到什麼樣的程度,請系上建立明確的制度與理由說明,並做到確實通知,如果系上真的重視「在生態系所的運作討論上學生參與之必須」,那麼系上對於告知學生的動作,應該是要做到「非要學生來參與不可」,而不是「學生沒興趣、愛來不來都沒關係」。

關於資訊公開,我們認為系上應將系務會議中與學生權益(課程、教學等等規劃)相關之內容,甚至-依循著白皮書的精神,與系所未來發展相關之內容,皆主動公開,而不是被動地要學生索討才提供。學生,倘若以生態所的共同經營者角色來看,當然需要了解得更多,才能夠反應與反省得更多,此與台灣環境運動中甚為重要的夥伴概念相同,相信不難理解。

課程設計

延續著資訊公開的問題,同樣的,課程設計與改造的議題一直也受到學生的關心。然而,自從一年之前的教學會議之後,大部分的學生皆無從得知系所課程設計與改造的方向,僅能輾轉得知大學部的課程已有「系目標」與「學生具備能力」的規劃,但關於研究所課程,即便已做出改變(97學年度課表已公佈),卻沒有關於目標和能力這方面的討論。

我們根據自身學習經驗,認為生態學研究所應當具備清楚的「所目標」與「學生具備能力」,以及這些目標與能力是如何地對應著目前開設的課程。簡而言之,這個以「生態學」為名的研究所,究竟想要給學生什麼樣的訓練?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認知與能力?這問題之所以需要被提出,是因為生態學不同於其他大多數學科,生態學的內容龐雜巨大,它不僅僅是生態科學而已,還牽涉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甚至神學。且研究所中除自生態系畢業之學生可能具備對生態學的基本認識外,多數前來報考的學生皆缺乏對生態學的概略認識,於是,究竟生態所的整體方向與安排為何?甚至,「生態學」的內涵是什麼?要讓學生理解生態學需要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安排什麼樣的課程與訓練?對此,老師與學生間需不需要再進行溝通與討論呢?而過去學生對課程所提出的建議是否得到了回應?這些相關訊息皆十分缺乏。

而事實上,回歸白皮書內容,也多處提示生態學的特殊性:「本所的規劃側重在價值哲學與生態學的統合」(白皮書:2)、「生態學若不能跨出劃地自限的先前藩籬,充其量只是社會的寄生既得利益,更無法突破本身殘缺的胡同,台灣學術界歷來的弊病,有待全面生態的解禁與文化的融合」(白皮書:4)、「結合價值哲學與生態學,力矯工技主義、科學或生物決定論、分子生物學、人類本位等世紀偏見,破除單科小領域、見樹不見林的現存窠臼」、「形成台灣學術研究界關於自然情操、自然教育、生態藝文、生態神學、生態哲學的最具代表性單位」(白皮書:5)。但是,生態學研究所的課程究竟如何回應著生態學?而在系上嘗試回應的過程中,可否聽到學生的聲音?系上要如何面對「一位生態學研究所的學生,其實是很可以在不了解『生態學是什麼』的情況下順利畢業、拿到生態學碩士學位」的真實問題?

我們除了要求系上在課程上必須做到資訊公開與學生參與外,本著「榮譽參與觀」(白皮書:10),我們嘗試提出於暑假舉辦系列座談會,由系上老師、研究生參與分享,為研究所與大學部的新生,甚至是有意報考的學生,幫助他們建立起對「生態學」的基本認識,除了能夠儘可能地避免前述的弊病,也能避免大學部新生在「把生態學當生物學」的錯誤認識下所產生的種種不適應。它甚至會是一種最實際的招生宣傳,除了化解外 界的誤解,也能真正地憑藉著生態學的豐富內容-而不只是片面,吸引有興趣的人前來就讀,幫助解決系所目前面臨到的招生問題。

學習氣氛與空間的營造

本著對生態所的感情與期待,我們希望系上的軟硬體設施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在軟體部份,如系圖書館的資源與空間即難以為學生所利用。而在硬體部份,白皮書 中稱「每位研究生原則上皆設『專題研究室』空間,可資安頓研習與自修」(白皮書:9)也有年級限制;至於「生態館中設置研究生、學生活動室」(白皮書: 9)也遲未落實。對於後者,本次評鑑報告書內容雖有提出、並稱如此能增加大學部學生對於本系的認同(報告書:69),但除提出「空間管理小組」規劃外,未見進一步的行動,此外,我們也認為系上也應按照白皮書中的共同參與經營精神,主動邀請學生就系所空間問題進行討論,實際照顧學生需求,真正營造宛如家庭的空間。

回到原點:對生態所白皮書的重新檢視與討論

無可諱言的,歷來的許多學生,是受到了白皮書理念直接或間接的吸引,懷抱著「想為環境付出一分心力」的想望與生涯規劃前來報考生態所。但遺憾的是,生態所不但並非如自己想像或白皮書所示-是一個家或一個團隊,求學期間也鮮少感受到系上對於白皮書理念的繼續深化、與學生共同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的企圖。現實的情況是,老師們催促學生只要顧好自己的研究、趕快畢業即可,各個研究室多各自獨立、少有交集,此與台灣其他研究所運作方式有何差別?當學生只是被視為過客,生態所如何能夠培養學生具備愛與負責感的社會人格?(白皮書:3)

對此,系上不應以自身與生態學會已提供許多社會參與機會、但學生卻常冷漠以對……回應,這除了牽涉到學會與生態系所明明同住一處,卻沒有家人的緊密感與親密感的弔詭外,我們更要強調,白皮書裡的共同參與並不是那種打造一間遊戲室、劃定遊戲區域後說「嘿!來玩吧」的參與,白皮書裡的參與是全方位的參與,它甚至能夠參與生態所核心價值的建構與改造,開創生態所在環境運動之外的更多社會實踐可能性。

綜合前述內容並回應這次系自評的結果,我們希望系上能夠與學生一同重新檢視與討論生態所白皮書,系所的發展與檢討在在與學生切切相關,若學生在這樣的討論中缺席,系所的改進和檢討到底還能參考誰的意見?從一個學生的角度來觀察,我們認為生態所白皮書理念未能持續彰顯是導致招生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們也多肯定白皮書裡正面而先進的價值,認為那將會是生態學研究所有別於台灣其他研究所的優勢所在,甚至可以說,白皮書的精神是生態所的招牌。但是,回歸現實,我們希望系上能夠在我們所期待的檢討與討論中,讓白皮書中的內容與系上的實際作為達成一致-究竟哪些部份因為做不到或已不合時宜應該廢除,則應如實的反映在白皮書內容中;哪些部份值得保留、需要進一步修正,則應具體擬定計畫、提出實行方案。

白皮書不該只是高掛而無法企及的遙遠理想,我們也不希望未來有許多人因為直接或間接地接收到白皮書理念的號召,卻誤闖入與白皮書不一致的生態所現實中。當白皮書與真實不符時,倘若不是我們該努力達成白皮書目標,就是應該廢除這份白皮書。我們-以作為生態所家庭一份子的角色-誠懇的請系上對白皮書重新進行檢視與討論。

結語

我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在學生這個角色上所想、所做的不足,而即便有此體認、並需要深切反省,但我們仍舊希望在這次的討論機會中,提出我們對於生態所的種種想法與建議。我們不認為「自己的研究仍未完成、見識與行動力都有待加強」與「秉持著對生態所的感情與認同,對系上提出建言」之間有何抵觸,事實上,學生與系上都需要各自努力與「共同」努力。我們期待帶著白皮書理想色彩的生態所能夠繼續成長,並也願意在這理想下,號召更多有興趣的人前來報考就讀,因為我們當初選擇了這塊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也始終對它抱持著期待,我們把它當成家。

共同撰寫人:王曉萱、林文勇、李怡嬋、吳孟純、張喜寧、郭香貝、陳怡君、陳宏彰、陳睿琳、鄭麗蓉、鄒睿怡、蕭戎(姓名順序按筆畫排列)

沒有留言:

工商服務

這個欄位歡迎有興趣聯播Blog的同學提供來源,請寄信到greenlost[a]gmail.com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

Blog聯播

  •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9 年前
  • 選擇 - 我可以選擇, 繼續沮喪消沉,在自己的感覺中陰沉度日..... 或者, 不管自己的任何感受,相信基督的話, 學習保羅,努力向前,忘記背後.... 要顧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太習慣的習慣, 若不努力學習克制, 我會越來越自私..... 妳還可以選擇, 在基督再來以前,妳還有機會可以悔改...... ...
    1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