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年5月16日
報告人:鄭麗蓉
最初原始民族做為人類的兒童,先創造了藝術的世界,然後哲學家過了很久才出現,他們可以看作民族的老人,正是他們才創造了科學的世界。
科學源自於人的感性對自然的認識,進而從理性理解自然最終由知性解釋自然。自然的精神性是人類無可否認的真實,人也是這種高層次精神性的載體。自文藝復興之後,科學與人文的分裂越來越嚴重,但兩者本質上是統一的。歌德說:人們忘記了科學是從詩中產生出來的,也沒有明白,隨著時間的變化,兩者會在更高層次上作為朋友再次走在一起人類對自然的科學認識源自於詩性的智慧,科學在詩中萌芽發展,並且在知性中達到成熟,實現人對自然的真正理解。
歌德通過文學與科學兩種形式去感知和理解自然的奧祕。作為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學家和具有獨特貢獻的自然研究者,歌德身上所體現的人文精神與科學追求的精神統一對於當代的科技發展與人文關懷日益背離現象具有很重要的啟發性。
歌德把自然看作社會的原型,把認識自然等同於認識“人的本來面目“,因此作為一個本質意義上的哲學家“愛智的人“(希臘語原意),其生命內涵的源初與歸宿都是自然。
人為自然的一份子,擁有礦物一般的物質身體、植物ㄧ樣的生長力、動物似的感知能力,加上獨具的自我意識力,我們不論將自己的生命力趨向礦物或植物或動物的屬性,都無法滿足自我在世上的存有感。實現自我的存有,獲得生命內在的滿足必然要清楚的察覺一個完全的我在各方面需要與開展。
尊重生命:一個自相矛盾的口號或富有深意的信念?
-
*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
*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歌羅西書〉1:20) *
「尊重生命」在台灣並不是一個教人陌生的詞彙,相反的,它常常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們經常隨口便將「尊重生命」掛在嘴邊,以之為提醒、教導或勸誡。而就因為人們對它太習以為常了,因此也...
12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