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對greenlost<我的難題>的回應

原文刊於對greenlost<我的難題>的回應
http://www.eco.pu.edu.tw/whitebook.pdf生態系所白皮書(下載)

問題,理智尋求答案;難題,一種生存的處境尋求解決方案。
.......................................................................................................................................................

我也無知、無能於給出任何建言,這對我來說一直都是難以啟口、避諱面對的難題。



目前,歷屆研究所畢業生多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多是教職或同時身兼環保團體),或成為老師的助理(約3-4個)。檯面上所謂的畢業出路:「公職」須考高普考,「教職」需修教育學程,而進一步的進修及專業任教則有專業訓練不足的窘境。似乎,適得其所的工作只有「環保團體」。這是很難跟大學生坦白的事實,及衝撞研究生的理想的壓力。



我承認也認同,富有整全生態思想的畢業生,在教學上會有更豐富及整體的構想;若注入環保團體必會豐富並改革其內涵;若進一步做生態研究必會有更整合性的思維……,這都不是用「畢業出路」來衡量的。問題就在於學生們有沒有被引導來認識「什麼是生態學」的真正意義,被告知、引導及訓練成一位富有整全生態思想的人。學生對生態學沒有興趣的問題,是學生沒有被引導去認識「什麼是生態學」的問題。



無須迴避,這是系所沒有堅持信念運作的問題,最根本還是老師們多不具有如此信念。身為一個學生能做什麼?如果個人反映現狀,對寄託理想的第二個家自我反省會被視為某個研究室唆使的意識形態操作或一個麻煩人物,那,讓我們一起來面對銘刻系所理念——白皮書的檢驗,逼大家再好好以白皮書反省現在的運作及學生的回應,以白皮書做見證,做一場為白皮書正名的辯論會。



誰都不能逃避對創所理念的檢驗,這是最公正最不具意識形態的。(當然,也會被解讀成意識形態作亂,這只能……,咬牙幫他禱告。)只有一種決斷:不是系所運作要改,就是系所理念要修。沒有中間路線,沒有以才草創幾年之名的拖委之辭,只能是一種責任感接受每個大學生的託付——一生一次大學生涯理想的實踐。當然,系所也可以選擇不負責,畢竟我們都是考進來的;但是,系所必須對其告示的系所理念負責。(如果不履行,不知道這可不可以採取法律行動,如詐欺。)



辯論會不應謾罵或宣洩情緒,而是理性討論及反省,提出對系所有幫助的建言,這一點學生須自制,免得落入非理性訴求,和不舉辦或往後可能無法再辦的藉口。當然,往年來表面上的和諧及虛心接受的官僚姿態是可預見的,這能怎麼辦呢?……向來建言總是歷經波折一點一滴影響或醞釀著,向來迂腐總是被一點一滴刺激其自覺而漸改變……。我們只能相信。在時間脈絡中,我們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責任,我們去做,然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地,幫系所所有喜歡的及不喜歡的禱告。



又,辯論會只是其中一種形式來面對「白皮書的反省」,另有較和緩的文章敘述建言,或較激烈的……舉動可參考。當然,身為一個衝撞政府行政單位不公不義的生態系所,自我反省而會有的衝撞是應該的也是身體力行的表現;不然,就是只會批評別人而吝於自我批評的偽君子,若是這樣,我們必須大義滅親秉持對真理的信心,更充分地撰文公諸於世,讓他接受大眾的檢驗,以更多群體的壓力來促使其改革。這不是玉石俱焚,而是浴火重生。



我曾聽有一個老師說:有一些(研究所)畢業生都(到處)說生態所的不好……,怎麼可以這樣呢……。身為生態系所的一員,直覺地會對別人對生態系所的批評厭惡而想捍衛,畢竟這是我第二個家,是我寄託理想得以實踐的理想國。只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意識到「我被批評了」而反感,而不是「原來我有不好的地方甚至已經造成傷害」而愧疚或有所反省?



……對生態系所的感受,三天三夜也說不盡。創所前,聽了很多生態的通識課,也陸續當過老師的工讀生及助理約3年,出野外、作口訪、遊行……;也被感動、感召、激昂,充滿理想及對社會回饋的抱負。這都內化成我的靈魂的一部分,也引導我認識更深層的思維;然而,一開始感動我的那些理念開始被當初教導我的那些老師遺忘了……,是這樣嗎?

……………………………………………………………………

附帶一提,有沒有一節課可以在大一時充分地介紹系所理念及「什麼是生態學」?

……再說……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我有看到你這篇回應喔(之前就看到了),不過,我想有些事情可能當面了解會比較好,所以我一直在等討論的機會…

工商服務

這個欄位歡迎有興趣聯播Blog的同學提供來源,請寄信到greenlost[a]gmail.com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

Blog聯播

  •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9 年前
  • 選擇 - 我可以選擇, 繼續沮喪消沉,在自己的感覺中陰沉度日..... 或者, 不管自己的任何感受,相信基督的話, 學習保羅,努力向前,忘記背後.... 要顧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太習慣的習慣, 若不努力學習克制, 我會越來越自私..... 妳還可以選擇, 在基督再來以前,妳還有機會可以悔改...... ...
    1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