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年6月6日
報告人:陳睿琳
隨著時代變遷,「環境」與「社群」之間的疏離程度日益嚴重。因此近年來在台灣企圖拉近人與環境關係的農務體驗式環境教育紛紛出現。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到底可以讓學員產生什麼樣的觀念與改變?而更根本的是,作為此類教育內容的農業是如何與環境互動?農人的環境態度又是什麼?本研究以參與觀察的方式,從(2007年9月~2008年3月)深入中臺灣的石岡鄉客家社區,企圖從強調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以及提升土壤生物活性,並排除使用化學合成物質的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操作來了解當地文化與農人環境態度的關係。有機農業思潮自1924源自德國,台灣的有機農業則自1983開始起步。雖然台灣的有機農業有逐步增加的趨勢,但根據文獻回顧得知,少有人針對有機農民投入產業的背後動機、經濟狀況、文化脈絡、相關社會環境,以及其對於環境的態度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得知:一、研究對象的環境態度中,認為不使用農藥、採取生物防制的方式仍然不是最好的有機農法,只有了解當地的生態、與自然環境結合、對昆蟲採取「管理」的方式耕種的有機農法才是滿分;而實際的耕作方式則以盡量減少使用資源、盡量不危害其他生物的態度,來改善耕種的方式;二、影響環境態度形成的因素中,以知識、經濟條件、親人態度為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對農人環境態度的探討,進而瞭解有機農業概念落實於台灣的困境與條件。
=====
這是我六月底要去秘魯ICE(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thnobiology)報告的摘要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10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