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哥林多前書第一章,讓我想起研一上學期的我。
當時,對哲學----當時認為是唯一的真理----正火熱,
莫明地對聖經有興趣,也以一種近似質疑、批判、符合邏輯、合理性的心態去讀聖經,
幾次都在生態館與紅豆餅攤的路上攔截柯老師問問題。
我問起了<創世紀>......,老師回應的第一句說: 這需要信仰才能理解。
我愣了一下。
......老師解釋的內容我忘記了,但這句話我不知為何一直記著。
我面對著我要不要在信仰理解的問題了。
而當時我求真理的心態是質疑、批判、邏輯及合理性,也相信唯有理性才能追求到真理。
......
現在讀這一段經文更有感觸......
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上帝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
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 (哥前1:20-21)
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
尊重生命:一個自相矛盾的口號或富有深意的信念?
-
*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
*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歌羅西書〉1:20) *
「尊重生命」在台灣並不是一個教人陌生的詞彙,相反的,它常常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們經常隨口便將「尊重生命」掛在嘴邊,以之為提醒、教導或勸誡。而就因為人們對它太習以為常了,因此也...
12 年前
3 則留言:
喔?這是暑假的讀經會已經開始起跑的意思嗎?
應該是吧
反正就 讀經 分享 一定是必要的
所以先讀再說
其他建議 或聚會討論的需要可另議作補充或修正
大家再討論......
哇
文勇開始起跑了
快追快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