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1日 星期四

<讀書會>2、3月的小seminar



年假期才過一個星期,小seminar的活動就又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接下來的行程依然精彩可期,而為因應海報升級成A3大小,再加上放在blog必須縮圖的關係,所以將2、3月的行程於底下臚列:

2月13日
《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 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第十章:地圖上的詞~第十二章:跟在犁後的塵土 ╱ 導讀者:鄒睿怡

2月20日
新竹的區域開發看仙腳石海岸林的變遷 ╱ 分享者:陳品潔

2月27日
《深層素食主義 》╱ 分享者:李怡嬋

3月05日
歌德哲學思想啟發的人智學教育 ╱ 分享者:鄭麗蓉

3月12日
《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 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第十三章:一種猛獸的價值~第十五章:相互依存宣言 ╱ 導讀者:鄒睿怡

3月12日
有機農法實行者的環境態度 ╱ 分享者:陳睿琳

3月26日
《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 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第十六章:拯救這個星球~第十七章:令人不安的自然 ╱ 導讀者:鄒睿怡

海報設計二三事

關於本次的海報設計,靈感依舊得自《自然的經濟體系》內容,特別是在克萊門茨(Frederic E. Clements)提出頂級群落(climax community)的概念時,即面對到頂級群落中並不見容於「高度的人類文化」的矛盾,從而衍伸出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人類-這個特別的物種-的問題。

這就如同「生態╱家(oikos)」中無法排除「人(i,會用I來指自己的,也只有人類而已)」一樣,而數百、數十年來的生態問題即在於究竟人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態度來進入生態體系-這個大家庭裡。在這思考光譜的一個極端上,某些生態學者繼承了John Howard Moore「將人視為最可鄙卑鄙的動物」的思想,激進地認為「若人類從地球上消失,將會是地球的一件喜事」,但這樣的想法大多被環境運動者拿來作為茶餘飯後自嘲的說法,因為它只看到了人性中令人失望的一面,而忽略了那美善的部份。

正因為還有希望、也應該積極地看待與解決問題,所以在把i放入Oikos的過程中,總免不了衝突與摩擦-那是價值觀與價值觀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人性與人性之間的摩擦,對此我們將要付出極大的耐心與毅力,因為在處處缺乏基礎的台灣,那將會是一件漫長的復建工程…。

眼看著小seminar逐漸走到約莫第八個月,雖然表面上的進展不是很快,但我仍能感覺到這其中有對大環境的一點一滴的影響與改變:半年多來,我們建立了一個可以友善並認真溝通的學習環境,它同時也是一個進行學術與技術交流的平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是進一步地打破了研究室與研究室之間、研究主題與研究主題之間的藩籬,雖然規模超小,但進行討論時可是活力十足,期望我們有機會迎接小seminar的一歲生日,也盼望有天它能成為生態所裡的小小傳統…。

沒有留言:

工商服務

這個欄位歡迎有興趣聯播Blog的同學提供來源,請寄信到greenlost[a]gmail.com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文章。

Blog聯播

  • 《Heimat – Eine deutsche Chronik》(1984):2. 家園的韌性 - 雖然家園有其脆弱性,但家園卻也具有驚人的韌性。《Heimat》裡的重要場景Schabbach正是一個具有這種驚人韌性的家園,它乃是長期地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穩定的感情和交往。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個完美的家園,不是,人性的弱點依然遍佈在這個家園裡,但值得一提的是,Schabbach卻具有一種包容力,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彼此...
    9 年前
  • 選擇 - 我可以選擇, 繼續沮喪消沉,在自己的感覺中陰沉度日..... 或者, 不管自己的任何感受,相信基督的話, 學習保羅,努力向前,忘記背後.... 要顧及自己的感受是一種太習慣的習慣, 若不努力學習克制, 我會越來越自私..... 妳還可以選擇, 在基督再來以前,妳還有機會可以悔改...... ...
    12 年前